1.3.实验室建设的几个关键点:1、生物安全:按照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(第二版)的规定,2019-nCoV病原体暂按照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,则样本植被区宜为负压或加强型P2实验室,核酸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。关键技术措施包括:
负压(避免室内潜在污染外泄)
气流组织(室内定向流,从低污染风险区流向高污染风险区)
排风无害化处理(过滤、高空排放)
2、平面布局:不论是组合式还是分散式布置的PCR实验室,各功能房间均宜设置独立缓冲间
固体废弃物的处理:废物用双层废物包装袋盛装,采用鹅颈结式封口,分层封扎,标识清楚,标注“新冠”。样本检测过程中的枪头、离心管、废液等与样本接触的耗材放入盛有5500~10000 mg/L 含氯消毒剂的黄色利器盒中浸泡30min以上,盖紧利器盒,按废物处置方法处置。实验室的性废物不允许堆积存放,应当及时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处理。灭菌后,加套一层废物袋,由专人收集,密闭转运。对清空的场地用1000mg/L 的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。
3.2.3 密封要求
为了做好PCR实验室的气体过滤,避免排出气体进入大气中,造成污染,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风管密封施工,保证风管的密封性,并做好检测,
3.2.4 紫外线灭菌灯设置
实验室内虽设计为洁净负压环境,但还需安装紫外线灭菌灯,具体安装在三个实验区、三个缓冲区顶部以及传送窗内部;此外,试剂准备区和标本制备区要使用移动紫外线灯,按要求对实验台进行灭菌。
3.2.5 传递窗设置
试剂和标本经传递窗传递,以保证传递过程中免受污染。按照PCR实验室流程单向传递。单向传送保证了试剂不受污染,也保证了标本试剂不污染环境。